【南国都市报】成功植入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

南国都市报1月9日讯(记者 王洪旭)日前,海南省眼科医院为一位因放烟花炸伤右眼的男子做了第二次手术,运用“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挽救患者受伤的眼球,保持了眼部外观形象。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27岁的李先生,是海口市东山镇人。去年春节,他自己点火放烟花,烟花爆炸烧伤面部及胸部皮肤,右眼看不见东西,且有眼红眼痛症状,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进行皮肤处清创换药等处理,但右眼情况未见好转。

受伤5天后,李先生在家人陪同下转院至海南省眼科医院诊治。经医生检查,发现李先生右眼爆炸伤,右眼前房积血、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和出血性脉络膜脱离,不做手术可能完全失明,甚至眼球萎缩。当时,该医院眼底病副主任医师陈王灵带领团队,为李先生做了“右眼晶体咬切+玻璃体切除+复杂性视网膜脱离修复+硅油填充术”,患者术后顺利康复出院。

“硅油填充后3至6个月要取出来,不然会出现硅油乳化,引起继发性青光眼。”陈王灵表示,2019年12月,李先生到医院复诊,右眼出现角膜带状变性及硅油乳化,医生建议手术取出硅油,避免角膜变性加重及其他并发症。考虑到李先生还年轻,如采用传统手术治疗,难免会继续出现硅油依赖或并发症,需要多次进行硅油置换及并发症的手术治疗,这对李先生来说,无疑会造成巨大的心理和生理上创伤。

2019年12月23日上午,陈王灵带领团队,为李先生施行“硅油取出+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在全麻状态下,历时2个小时,医生通过微创切口植入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再通过引流阀将硅油注射进去填充眼球,达到防止眼球萎缩,维持眼球外观的目的,手术顺利完成。

据悉,这是海南省首例折叠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手术,意味着严重眼外伤和硅油依赖患者又多了一种保留眼球的手术方式,对患者的身体及心理康复有好处,填补了我省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注:文章转自【南国都市报

【乌鲁木齐晚报】国际眼科医院率先开展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

以下为报纸原文:

近日,来自奎屯的柳永红在乌鲁木齐 国际医院接受了人工玻璃体球嘉植人手术。这是首例由本地专家实施的手术。

在该院住院部,记者见到了柳永红。他告诉记者,今年6月,他右眼外伤后失明、复杂性视网膜脱离,之后接受了多次硅油注人手术,以保证眼球外观不至于姜缩、塌陷。今年9月份,他突感眼部灼热、肿胀感十分严重.并且不断流 泪。赴医院检查后得知,原来是出现了 硅油乳化继发的青光眼。想要解决这种 疼痛感,就得再做手术,抽出硅油、清洗 眼部、重新注人硅油, – -次手术就得花费 上万元,而且硅油依赖眼每年根据硅油 乳化情况,需要取出乳化硅油,再次注 人新硅油。每次都得重新做手术,花费 高且痛苦。如果想要- -次性解决这个 问题,就需要赴内地找专家做人工玻璃体球囊植人手术,或者邀约内地专家来 乌鲁木齐做该手术,花费比较高。

在得知乌鲁木齐国际医院可以开展该项手术后,他就抱着希望赶来治疗。国际医院眼科中心主任许正华为患者检查了眼部情况后,认为满足手术条件,并为他成功实施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外观几乎看不出来做过手术,已于本周出院。

许正华告诉记者,从医二十多年来,治疗了很多眼部外伤患者,其中不少是年轻人。人的眼球十分脆弱,眼球一旦破裂,玻璃体流出,眼睛就会塌陷, 长期不治疗就会形成深坑,影响面容。 传统的硅油注入术,就是为了保证眼球外观及形态。但由于硅油的特殊性,患者容易发生硅油依赖眼,每年都需要重新清 洗和注入硅油,导致终身痛苦。

人工玻璃体球囊楦人手术全程只需15分钟左右,减少患者痛苦,一次手术终身受益。该项手术还适应眼部外伤引超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眼引起的视网膜脱离,以及复杂的视网膜陈旧性病灶、久治不愈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僵硬等适应症。

(注:文章转自乌鲁木齐晚报,文/图本报全媒体记者吴治杰)

新技术!驻马店市首例人工玻璃体球囊在驻马店眼科医院成功手术!

驻马店广电融媒体消息:2019年11月11日上午九点,驻马店眼科医院眼底病科成功为一位汝南眼病患者开展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这一新临床技术为一些严重眼外伤、硅油依赖眼的眼底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开创了驻马店市眼底病手术的新高地。

新技术!驻马店市首例人工玻璃体球囊在驻马店眼科医院成功手术!

该技术研发团队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高前应博士带领小组亲临驻马店眼科医院,观摩主刀医师李云鹏为患者进行手术,手术非常成功。

据眼科医院李云鹏主任介绍,玻璃体不可再生,所以玻切手术后必须填充合适的替代物,如硅油、重硅油和水凝胶。而对硅油有依赖性的患者,替代物都无法维持眼球形状,使得眼球逐渐萎缩,甚至导致眼球摘除。

新技术!驻马店市首例人工玻璃体球囊在驻马店眼科医院成功手术!

李云鹏主任说,人工玻璃体和人工晶体相类似,都有固定的形状和折射光的功能。自然玻璃体替代物FCVB球囊材料为硅橡胶,它的形状是计算机通过模拟人眼玻璃体腔的形状而得出,通过阀管系统注入介质的量来调节眼压。除了硅油和重硅油外, FCVB是目前唯一进行临床试验的玻璃体替代物。

驻马店眼科医院眼底病科室在全市颇有口碑,在全市率先引进德国蔡司高分辨血流OCT、免散瞳彩色眼底照相机、德国蔡司组合眼底激光治疗仪等国际国内先进的诊疗设备,拥有雄厚的医疗实力、出色的医护团队,在学科带头人常学静主任、李云鹏主任的带领下,开展25G/27G微创玻切手术、抗VEGF、PDT、PASCL多点扫描眼底激光等,也是河南省内率先开展 Reflex YAG激光的医院。

新技术!驻马店市首例人工玻璃体球囊在驻马店眼科医院成功手术!

让天中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好眼病,驻马店眼科医院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记者 立坤)

 

注:文章转自驻马店广视网

南沙新区报:生物医药企业怎么突破宣传瓶颈?广东医谷用一场头脑风暴找答案

7月13日,全国生物医药创新企业品牌峰会暨生物医药创新企业PR与媒体交流峰会(以下简称“峰会”)于广州银行大厦顺利举办。生物企业与媒体单位共聚一堂,共同探讨生物医药创新企业品牌建设,携手提升生物医药行业的影响力。记者了解到,广东医谷已成为南沙重要的产业孵化器,已有129家生命健康企业落户,其中包括众多明星企业,如:集研发、生产和销售高端眼科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州卫视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

本次峰会由医学中文网、广东医谷、蓝色彩虹、研发客、界面新闻广东频道联合举办。

广州大学品牌传播专家刘涛、医学中文网联合创始人兼CEO陈赞泉、广东医谷执行总裁谢嘉生、蓝色彩虹品牌总监黎敏、研发客副总裁张咏晴、界面新闻广东频道总编辑刘荣、潘道生物品牌运营总监宗晓秋、南方新闻网资深记者张琛平、前今日头条创作空间广州负责人江勇、界面新闻广东频道副主编何金键、华魅影视传媒董事长周华妹等众多来自生物界和媒体界的嘉宾出席本次峰会。

峰会开始,医学中文网联合创始人兼CEO陈赞泉主持开场,他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机遇下,生物医药创新企业迎来蓬勃发展。生物医药创新企业虽在技术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但是在企业品牌塑造和媒体公关方面却有些乏力。医学中文网作为精准医疗行业最具影响力新媒体平台之一,全球精准医疗链接者,希望为生物医药企业制造更多与媒体朋友交流的机会,携手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提高行业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广东医谷执行总裁谢嘉生致辞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生物医药创新企业开始重视品牌在市场营销和业务拓展上的积极作用,加大了在品牌推广上的投入,并通过品牌效应撬动更多客户。广东医谷通过整合医疗行业专家资源,定期举办广东医谷开放日、中国医疗产业高峰论坛、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科技创新企业50强评选、国际医疗交流对接会、“广东医谷杯”医疗大健康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活动,发挥资源优势,搭建行业交流平台,助力品牌发展。

(注:文章转自南沙政务服务网

牡丹江爱尔眼科医院开展黑龙江首例人工玻璃体球囊(FCVB)手术

 

 

 

 

 

 

 

 

 

 

 

 

 

 

 

 

 

 

 

 

 

 

 

中国医学论坛报:【印记】玻璃体手术,打破眼科手术禁区 穿过“乌云”的那束光

(文章转自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间,改革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推动着中国医学的进步。《中国医学论坛报》特别策划《中国医学进步40年》特刊,透过一个个重要时刻的记录、一位位医学大师的讲述和一项项医学突破的回顾,展现中国医学发展带给世界的惊喜!

过去,玻璃体一直被认为是眼科手术的禁区。1890年,福特(Ford)大胆应用玻璃体抽吸方法,为1例长期玻璃体混浊的患者进行了玻璃体手术,使患者重见光明,这一创举推翻了玻璃体是禁区的论点,宣告了玻璃体手术萌芽阶段的开始。

但是,玻璃体手术真正的发展始于20 世纪60~70 年代,从卡斯纳(Kasner)首次应用开放性玻璃体切除术(open-sky vitrectomy)成功为1 例玻璃体淀粉样变性患者切除玻璃体,到1971 年马西姆(Machemer)引入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除手术(pars plana vitrectomy, PPV),玻璃体手术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为无数过去治疗无望的患者带去了光明。

20 世纪70 年代末,我国开始研制国产玻璃体切割机,并进行了玻璃体手术的初步尝试与探索,但直到80 年代中期,玻璃体手术才在国内一些大城市中真正开展起来。

在这里,让我们回顾中国玻璃体手术发展历程,倾听两位中国眼底病领域的玻切大师畅谈他们眼中的中国玻璃体手术发展。

玻璃体手术初探,打破手术禁区

1978年7月25日《文汇报》报道

        对于我国的玻璃体手术发展历程,1978 年是个特殊的年份。

那一年,根据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赵东生教授等提供的资料和需求,在上海无线电仪器厂的协助下,沈阳第一机床厂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临床应用的玻璃体切割机(简称“玻切机”);那一年,我国亚运会跳水冠军因外伤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必须进行玻璃体手术,经国务院总理批准,国内引进了第一台进口玻璃体切割机和手术显微镜;同年5 月,苏州医疗器械厂组织20 余位眼科医生,在上海召开了一个玻璃体手术专业座谈会,是中国第一次召开玻璃体手术专业学术会议;7月,赵东生教授等应用国产玻切机为1 例来自北京的10岁患者进行了玻璃体手术,为国内首次应用国产玻切机进行玻璃体手术的尝试。7月25日,《文汇报》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上图)。

据报道,这例患者的左眼在4个月前因药瓶爆炸被炸伤,到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就诊时左眼玻璃体广泛机化,在机化的组织内有1.5 mm左右的玻璃薄片。

手术中,共取出两块玻璃碎片。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瞳孔没有缩小,眼底情况清晰,没有出血,只缝合一针。术后无并发症发生。两周后,患者顺利出院。

玻璃体手术国内大事记

      20世纪70年代末期
     江苏、浙江等地开始研发国产玻切机。
     1978年
     沈阳第一机床厂和上海无线电厂联合研制出临床应用的国产玻切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赵东生教授等用国产玻切机进行玻璃体手术尝试;召开第一次全国玻璃体手术专业学术会议。
     1982年
     赵东生教授提出视网膜脱离膜形成和分级学说,被称为“赵氏膜形成分级法”,用以指导手术,判断预后。赵东生教授指出,视网膜脱离的形成实质是玻璃体视网膜增生粘连,牵拉膜,依据牵拉膜的程度制定膜的三级分类法。膜分级原则:第一级膜属于牵拉性质;第二级膜是视网膜赤道前出现固定皱襞,玻璃体浓缩;第三级膜是视网膜固定皱襞出现在视乳头附近。
    20世纪80年代中期
    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地的医院先后开始开展玻璃体手术。
    1988年
    国内首次报告应用膨胀气体C3F8作为填充物,应用于视网膜脱离手术。之后SF6、C3F8、C2F6等在玻璃体手术中广泛应用。气体的优点在于表面张力大,可自行吸收,但其有效填充时限较短,不便于下方裂孔的顶压。
   1993年
   国内开始应用硅油填充,它具有填充时间长,视网膜复位稳定,术后可立即补充光凝等优点,但长时间存留可能出现并发症,最常见的有白内障、青光眼、硅油乳化和角膜变性,因此需要适当时间取出。
   1996年
    引入全氟化碳液体(重水),解决了以往难以处理的问题,例如,巨大裂孔后瓣的复位、晶状体或核及人工晶状体、眼内非金属异物等的取出,简化了手术操作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2000年以后
    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增多,我国玻璃体手术在技术方面逐渐与国际接轨,玻璃体手术微创化,适应证不断扩展。 

玻切大师谈中国玻璃体手术发展

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厦门眼科中心院长黎晓新教授: 

为了让手术取得成功,为了让病人保住一定的视力,我们努力不懈

黎晓新教授

        黎教授首先谈到了赵东生教授对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认识,这是导致原来的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在玻璃体手术出现以后,赵东生教授等提出用其治疗扣带手术失败的视网膜脱离病例,视网膜手术从眼外进入眼内。

气体和硅油作为眼内填充物的引入,是玻璃体手术发展历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之后,手术技术和器械不断改进和创新。进入微创时代后,玻切头直径越来越小,切割频率越来越高,手术时间越来越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越来越低,手术安全性越来越高。

谈及国内玻璃体手术的发展,黎教授谈到,1978年和1979年,杭州和南京先后做出我国第一代玻切机。作为与上海眼耳鼻喉医院王文吉教授一起推动国产重水研发的专家,黎教授谈到了几位推动中国玻璃体手术发展的医生。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张皙教授首先应用全氟丙烷(C3F8);王文吉教授率先开发国产硅油;北京同仁医院王景昭教授促进了国产冷冻机开发;天津眼科医院赵秉水教授开发推动了全氟乙烷(C2F6)的应用。

黎教授还谈及自己对手术技术推广所做的工作,包括完成国内第一台硅油填充的玻璃体手术,第一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Ⅴ期手术,第一台黄斑裂孔内界膜剥除,第一台老年黄斑变性视网膜360°转位手术等。

黎教授还提到,在推动玻璃体手术技术发展过程中,结合中国国情,国内学者做了很多技术改进。例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赵明威教授用20G玻切头做小切口手术,减轻了患者负担,达到了与微创手术同样的效果。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许迅教授:

未来手术可能会越来越简单,患者痛苦越来越少,视功能恢复越来越好

许迅教授

        许教授谈到,中国眼后段手术和玻璃体手术都是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起源和发展的。作为我国最早开展视网膜手术的医生,赵东生教授对于视网膜玻璃体手术有非常精深的造诣和想法。他为中国眼底病学科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这并非表现在引入设备和开展手术方面,重要的是文化传承。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张皙教授在中国率先使用C3F8做玻璃体手术眼内填充物,并设计将气体分装成小包装,推广到全国。C3F8在国内眼科界使用覆盖率一度超过70%。她在眼内气体填充方面做出的贡献,是当代玻璃体手术发展绕不开的一段路。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学术界与国外交流增多,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理念迅速进入中国。在微创手术、手术成功率、手术精细化及减少手术创伤方面,中国医生做了非常多的努力。作为国内最早开展眼底病手术和玻璃体手术的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也积累了国内最多眼底病手术病例。

关于玻璃体手术未来发展,许教授认为,随着技术进步,手术可能会越来越简单,患者痛苦越来越少,术后视功能恢复越来越好,手术和住院时间越来越短。而就玻璃体手术本身而言,许教授坦言,近几年已经没有“质”的突破。许教授认为,近年来眼底病领域的突破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黄斑病变;影像学进展;玻璃体手术切割头从20G到27G,从有缝线到无缝线,从对屈光有巨大影响到几乎无明显影响,3D引入使手术更精细,示教效果更好,体验更加不同。其中,前两个方面是革命性的变化,最后一个是巨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黎晓新 ,视网膜玻璃体手术发展趋势,1999,《中华眼科杂志》,1999 年 11 月第 35 卷 第6期,407-408。

2. 黎晓新、王景昭主编,《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学》第2版。

3. 王景昭,我国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及相关研 究飞跃进步的10年,《中华眼科杂志》,2000年 5月第36卷第3期,201-204。

南方+:深圳首例!眼球被打爆,医生给他装了个折叠式人工玻璃体

(文章转自健康情报局

眼球爆破了怎么办?以往,这类患者要想保留住眼球,一是直接摘除眼球植入义眼;二是要接受手术填充硅油,反复多次手术也不一定能保住眼球。

近日,两名患者在深圳市眼科医院接受了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保住了眼球。据介绍,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是国际最新玻璃体替代物,可长期填充在眼内。据悉,此次折叠式人工玻璃体植入术为深圳首例,填补了深圳该项技术空白。

眼球被打爆,多次填充硅油

患者陈先生一年前眼睛被拳头击伤,眼球被打爆了,只能看到手在眼前10厘米内晃动。拿电筒在他眼前上下左右等方位晃动,他也难以分辨光源。他的眼睛”浑身是伤”,眼球塌陷,眼内积血,角巩膜缘裂伤口超过一半,视网膜脱离。于是,陈先生接受了眼球裂伤缝合、视网膜裂伤修补、硅油填充等手术。

硅油填充就是向患者眼内填充一种叫硅油的物质,然而硅油时间长容易变质乳化,更换硅油、硅油依赖和长期硅油填充并发症一直是眼科界的难题。填充硅油后,陈先生又进行了两次硅油置换,属硅油依赖。

20天前,茹先生左眼被爆开的高压管击伤,眼球也被打爆。

深圳市眼科医院眼外伤科副院长秦波介绍,玻璃体占人体眼球4/5的容积,起着支撑视网膜和维持眼内压的作用。玻璃体不可再生,一旦遭到破坏,必须填充合适的人工玻璃体替代物。“既往此类患者需手术填充硅油,但反复手术最终保住眼球的可能性也不确定。”秦波说。

人工玻璃体可用20年以上

7月15日,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晓峰教授指导下,秦波副院长、眼外伤科专家刘身文主任共同为两位患者进行了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患者术后反应良好。

此次手术中采用的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是国际最新玻璃体替代物,该产品可长期填充在眼内,不仅能恢复自然玻璃体的结构和功能,也解决了玻璃体替代物不能长期停留在眼内、不能长期顶压视网膜或需反复手术甚至眼球摘除等问题。

“摘除眼球、植入义眼容易对患者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以往反复的硅油治疗也给患者家庭比较沉重的负担,这种新技术新材料给眼外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秦波说,此类手术不需要动眼球,只需要在眼睛打开3-4mm的口子植入人工玻璃体,眼球其他部位保持原样,创伤小而且外观、运动等各方面更自然。术后只需要注意不过度用眼和剧烈运动,可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据介绍,这种人工玻璃体可在体内应用20年以上,恢复自然玻璃体的视网膜支撑、眼屈光、细胞屏障等主要生理功能。人工玻璃体球囊适用于18-65岁、有严重眼外伤和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者。

荷兰首例FCVB手术获得知名眼科医院Het Oogziekenhuis Rotterdam官方报道

(文章转自荷兰知名眼科医院Het Oogziekenhuis Rotterdam官方网站)

 

△ 这是Het Oogziekenhuis Rotterdam  官网报道,下文为译文。
荷兰眼科医院Het Oogziekenhuis Rotterdam在上周进行了首例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FCVB)手术,为一名眼科患者眼睛植入了FCVB。该手术是由鹿特丹眼科医院视网膜外科医师Koen van Overdam操刀,在中国眼科医师兼产品发明者高前应教授的协助下共同完成。

Koen van Overdam介绍道:“每只眼睛通过持续的眼压保持其形状。如果眼压降低,会导致眼球萎缩。当眼睛球缩到一定程度时,则需摘除眼球。而通过植入FCVB,可以恢复眼压,从而防止摘除眼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于FCVB

FCVB是由中国眼科专家高前应教授发明,自去年年底进入欧洲市场。如今在全球已有1000多名患者接受了FCVB治疗。FCVB在荷兰的经销商为Mr.Eyes BV。该公司的董事Tom Notenboom还说道“为眼科患者提供有效治疗产品,这是一件值得光荣的事。”

这是由荷兰眼科医院Het Oogziekenhuis Rotterdam发表在其官方网站上的新闻资讯。5月15日,荷兰开展了全国首例FCVB手术,并成功为患者保留眼球。

首例FCVB手术在荷兰在顺利成功,患者术后状态良好。主治医生Club Gonin主席Koen van Overdam对此表示高度认同和赞扬。首例FCVB手术的圆满成功,对荷兰治疗眼科疾病具有重大意义,是FCVB在荷兰临床应用的开端。FCVB是上帝为严重眼外伤患者打开的另一扇窗,让严重眼外伤和硅油依赖眼患者能得到有效治疗,保留眼球,极大提高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e南沙新闻网:黄埔区党政考察团考察广东医谷南沙产业孵化器园区

5月22日,南沙区委书记蔡朝林,区委副书记、区长董可接待了由黄埔区委书记周亚伟,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勇带领的黄埔区党政考察团一行。黄埔区考察团走访了万顷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广东医谷南沙产业孵化器园区、明珠开发大厦等地,考察南沙自贸区开发建设工作。双方就制度创新、城市更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在万顷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考察团考察了恒大纯电动汽车项目工地,并听取恒大电动车项目建设进展情况介绍。据介绍,万顷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将构建“设计研发+核心部件制造+整车制造+销售及售后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打造一个千亿级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城。目前,恒大电动车、广汽蔚来、鑫聚能、联晶智能等一批重点项目已落地建设。

在广东医谷南沙产业孵化器园区,考察团听取了南沙医疗科技、生物医药等医学科技,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高地发展情况介绍。广东医谷一期于2018年10月开放入驻,目前已入驻企业100余家,其中包括众多明星企业,如:专注于基因编辑治疗及新药研发的广州辑因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集研发、生产和销售高端眼科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州卫视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2018年园区企业缴纳税收过千万,2019年园区企业总营业额预计超过9亿元。广东医谷将以打造世界一流的医疗产业创新中心为目标,搭建生产研发的软件和硬件体系,以企业为核心,成为上市企业孵化器。

据介绍,南沙区正在加快建设南沙枢纽、庆盛枢纽、南沙港等重大基础设施,构建“高铁-城际-地铁-高快速路-港口”综合交通网络体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未来三到五年内形成以南沙为中心的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

南沙区领导史勇、潘玉璋、翁殊武、王大通、曾燕萍、刘朝阳、吴黎明,黄埔区领导孙学伟、蒋宝鸿、黄金持、李雪枝、冼银崧、严志明、黄东、陈娟、洪谦、陈智勇、刘翠芳、黄建强、崔幼文等参加考察活动。(记者齐华伟)

(文章转自e南沙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