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挽救患者眼球的新选择——我院成功完成江西首例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
5月21日,患者陈先生从手术台上起身,不用担心硅油乳化、更无需摘除眼球及植入义眼,左眼便能维持现有外观,防止眼球进一步萎缩。我院眼眶病、眼肿瘤、眼外伤科副主任徐柒华博士率领的团队,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高前应教授的指导下,成功完成了江西首例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这项新技术的开展可为一些严重视网膜脱离、眼外伤、硅油依赖眼的眼底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对于挽救患者眼球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社会意义。
患者陈先生,因摔倒受伤后左眼看不见东西来到我院急诊。眼外伤科医生王安安发现患者左眼已无光感,眼球破裂伴大量眼内容物脱出,立即进行急诊眼球清创。术后检查发现陈先生合并了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脉络膜脱离伴缺失、眶内壁骨折等复杂眼外伤。
对于这种严重眼外伤,如果不进行下一步治疗,等待陈先生的只能是眼球萎缩凹陷、面部畸形。按照常规治疗方法,可选择“玻璃体切除加硅油填充”或直接眼球摘除后义眼台植入术,前者可能导致患者左眼发展为硅油依赖眼,将出现眼球萎缩及其它并发症,最终极有可能走到眼球摘除的地步。经过反复讨论,与患者多次沟通,我院眼外伤团队决定为患者施行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后陈先生紧紧握住专家的手,激动地说:“受伤的时候觉得眼睛可能没救了,眼科医院让我保住了左眼,谢谢你们!”
据副院长廖洪斐教授介绍,玻璃体是一种胶冻样组织,占眼球容积的4/5,起着支撑视网膜和维持眼内压的作用。由于自然玻璃体的不可再生性,当发生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时,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术中切除自然玻璃体后必须填充合适的人工玻璃体替代物修复眼损伤,支撑视网膜,重建视功能,防止眼球萎缩。目前,玻璃体替代物临床常用的主要有空气、惰性气体、重水、硅油、重硅油等。使用的方式均为直接注入至玻璃体腔,与视网膜直接接触。然而长期的硅油填充,容易导致一系列的术后并发症,如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角膜变性、硅油乳化、甚至可移行至视网膜下和视神经,造成视神经纤维的髓鞘脱失,导致视力永久丧失。
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由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前应教授团队研发,于2017年7月获得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正式进入临床使用,它是我国独立研制的创新产品,属国际首创。人工玻璃体囊是模拟人自然玻璃体腔形状设计的一个和玻璃体形状非常吻合的“袋子”,先将它通过微创切口植入眼内,再通过引流阀将硅油注射到“袋子”里去,以实现顶压视网膜的长期稳定,恢复自然玻璃体对眼球形态的维持和支撑功能,同时避免了填充介质(硅油)与眼内组织结构的直接接触而带来不良反应。它可长期填充在眼内,解决了玻璃体替代物不能长期停留在眼内、不能长期顶压视网膜或需反复手术等问题,更避免患者眼球摘除和义眼植入。这一新技术为严重眼伤患者及多次手术导致的视网膜脱落患者带来福音,对年轻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
文章转自【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