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青宁首例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手术

据兰州日报报道 近日,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医院专家团队顺利完成了甘青宁首例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手术,填补了甘青宁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的发明人高前应教授应邀来该院参加了甘青宁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学术研讨会,并和大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据悉,这位患者樊某今年25岁,于2010年因左眼全视网膜脱离接受过左眼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手术,到2017年底,由于周边视网膜贴伏不理想及硅油乳化等原因,前后经历了6次硅油取出及再次填充手术,期间还进行了白内障及外垫压等手术。住进市一院时患者左眼视力光感。为了挽救患者残存的视力,控制眼压,防止眼球萎缩,避免摘除眼球,经患者和家属同意,专家决定为患者施行甘青宁首例折叠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手术取得圆满成功。随后,李军主任及其团队顺利完成甘青宁第二例折叠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

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是我国独立研制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属于III类医疗器械,在科技部“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下,于2017年9月正式上市。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玻璃体的人工器官,被评为2015年眼科十大成就之一,已在中国、美国、日本、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得发明专利,获得了欧盟CE证书和ISO13485证书,在世界范围内拥有核心知识产权。产品已在英国、比利时、希腊、土耳其等国完成数例植入手术,在我国沿海发达城市刚刚起步。

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眼外伤恢复吉林案例

5月15日,我院眼科诊疗中心眼底病科在刘早霞主任的带领下,隋桂琴教授及其团队成功开展了吉林省首例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据悉,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是由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高前应教授研发,广州卫视博生物科技这项技术的开展,可为一些严重视网膜脱离、眼外伤、硅油依赖眼的眼底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对于挽救患者眼球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玻璃体是一种胶冻样组织,占眼球容积的五分之四,起着支撑视网膜和维持眼内压的作用。由于自然玻璃体的不可再生性,当发生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时,如:外伤导致的视网膜脱离、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PVR)、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严重眼内炎等等,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术中切除自然玻璃体后必须填充合适的人工玻璃体替代物修复眼损伤,支撑视网膜,重建视功能,防止眼球萎缩。

目前,玻璃体替代物有很多,临床常用的主要有空气、惰性气体、重水、硅油、重硅油等。使用的方式均为直接注入至玻璃体腔,与视网膜直接接触,利用其表面张力而达到支撑视网膜的效果。以上除硅油外,均为短期应用。然而,长期的硅油填充,容易导致一系列的术后并发症,如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角膜变性、硅油乳化、甚至可移行至视网膜下和视神经,造成视神经纤维的髓鞘脱失,导致视力永久丧失。

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是模拟人自然玻璃体腔形状设计的一个类似于和眼球里面玻璃体形状非常吻合的“袋子”,先将它通过微创切口植入眼内,再通过引流阀将硅油注射到“袋子”里去,以实现顶压视网膜的长期稳定,恢复自然玻璃体对眼球形态的维持和支撑功能,同时避免了填充介质(硅油)与眼内组织结构的直接接触而带来不良反应。它可长期填充在眼内,解决了玻璃体替代物不能长期停留在眼内、不能长期顶压视网膜或需反复手术等问题,更避免患者眼球摘除和义眼植入。而今,人工玻璃体球囊的诞生取代了以前单纯的硅油植入,给严重眼伤患者及多次手术导致的视网膜脱落患者带来福音,对年轻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

我院眼科诊疗中心眼底病科在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玻璃体积血、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眼外伤及黄斑病变等方面优势较为突出。

吉林省首例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在我院的成功开展,不仅提升了眼科诊疗中心及眼底病科的整体实力,同时也将造福于广大眼病患者,为更多眼病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乐山市成功开展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然而,一次意外却可能导致患者因严重的眼外伤而不得不摘除眼球。近日,市人民医院眼科中心成功为一名右眼球破裂伤患者实施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保住了眼球。

据了解,此次手术系西南地区公立医院首例,广州卫视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项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为全市及周边地区的眼外伤和硅油依赖患者带去新的治疗福音,为更多人修复“心灵之窗”。

意外眼部受伤

患者右眼面临萎缩危险

罗先生,今年38岁,在沐川县一家矿场工作。

前段时间,罗先生在矿场摔倒后被异物刺伤眼睛,当时便出现右眼胀痛、流血、头晕呕吐的症状。

当即,罗先生被送往当地医院治疗。但由于伤情严重,又上转至市人民医院眼科中心。行“右眼玻璃体切除+外伤性白内障咬切+瞳孔成形+眼底探查”手术后,发现罗先生眼内结构紊乱,视网膜损坏严重,难以复位。

“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患者将面临眼球萎缩的问题。而一旦发生萎缩,就需要摘除眼球。”市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眼底外科主任陈彬介绍,人的眼睛内有一个组织叫做玻璃体,玻璃体呈胶冻状,约占整个眼球的4/5,它支撑着我们的视网膜。与房水不同,玻璃体永远不会得到补充,正因为这种不可再生性,当发生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时,必须通过手术切除自然玻璃体后再填充合适的替代物。目前,由于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更好,传统的硅油填充是眼外伤手术的首选。但是,硅油长期与眼内组织结构直接接触容易导致一系列术后并发症,严重的会导致视力永久丧失,最后患者不得不摘除眼球,安装义眼。

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陈彬表示,2017年,我国独立研制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正式上市。该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处理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及严重眼外伤的最新替代物。然而,由于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操作技术复杂,对设备、医生要求高,过去整个西南地区都没有公立医院能够开展。

考虑到患者将来会出现的眼球萎缩及其它并发症,极有可能对罗先生的生命造成很大伤害,市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医师团队商议决定,为他实施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

记者通过手术现场录像看到,陈彬首先在罗先生右眼切开微创切口,接着向眼内植入一个与玻璃体形状相吻合的“袋子”,再通过引流阀将硅油注射进去填充眼球,达到防止眼球萎缩,维持眼球外观的目的。陈彬介绍,有了“袋子”的隔绝,就能避免填充介质(硅油)与眼内组织结构直接接触带来不良反应,解决了玻璃体替代物不能长期停留在眼内、不能长期顶压视网膜或需反复手术等问题,能有效避免玻璃体替代物导致的青光眼、白内障、角膜变性、硅油乳化等并发症,避免患者因眼球萎缩而摘除眼球。

术后,罗先生眼部无任何不适,囊袋位置理想,脱离的视网膜平伏,完全达到预期效果。

遭遇眼外伤时,怎么进行救治?

当意外来临时,如果能及时有效处理,不仅能减少二次伤害,同时,也为接下来的后续治疗争取了时间。

陈彬介绍,根据发病的轻重缓急,眼外伤一般分为三级救治。

一级救治是指化学损伤、热烧伤、毒气损伤,像这类损伤患者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自救。首先必须立刻脱离致伤环境,然后寻找周围可以利用的水源,比如说用自来水或者矿泉水彻底冲洗眼球,冲洗自救完后积极转诊到专科医院。

二级救治是指一些比较复杂的眼球穿通伤、钝挫伤、异物伤,以及一些眼眶及视神经的损伤。这类患者在急救或转诊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对眼球的二次损伤,避免对眼球进行挤压、揉搓等危险的动作。因为人在受伤后会下意识用手或者是毛巾捂住伤眼,这样容易导致眼球的内容物进一步脱出,或者细菌通过创口进入到眼睛里面,从而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

三级救治是指角膜的擦伤、眼睑的擦伤、结膜下的出血等。这类情况处理方法相对简单,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即可。

鲁西地区首例折叠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

近日,聊城市光明眼科医院眼外伤眼底病外科李忠庆主任为一位严重眼外伤患者成功植入人工玻璃体球囊,是鲁西地区成功开展的首例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手术,填补了鲁西地区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成为国内少数能够开展此手术的医院,给严重眼外伤及硅油依赖眼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临床病例

患者赵某,男,53岁,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左眼不幸被钢筋扎伤,患者伤后二十分钟就赶到聊城市光明眼科医院就诊,眼外伤眼底病外科李忠庆主任发现患者伤情严重,眼睑皮肤撕裂,巩膜破裂,晶状体,虹膜,玻璃体等眼内组织脱出,眼球塌陷,视力丧失。

在完善必要检查后急诊为患者做了左眼前部玻璃体切除+角巩膜裂伤清创缝合手术,缝合裂伤巩膜,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一期缝合术后,虽然恢复达到预期目的,无眼内感染,但因眼内组织缺失过多,病情严重,B超显示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显示前房积血,睫状体断离,睫状体脱离,无晶状体眼,还需要进一步手术治疗。患者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因这次外伤导致左眼几乎完全失明,眼球更有可能萎缩。

情绪非常的低沉,对生活几乎丧失信心。经聊城市光明眼科医院专家反复分析讨论,针对患者病情,决定行左眼玻璃体切除+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硅油充填术。患者一期缝合术后两周,在赵长涛业务院长指导下,李忠庆主任成功地为患者施行了手术。术后患者无任何不适,眼部检查反应轻,也恢复到了手动视力,完全达到预期效果,患者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患者表示,能保全自己的眼睛对他来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而且做完手术后视力能恢复到手动更是超出自己的预期,心理压力明显减轻了,对以后的生活也充满了信心。

李忠庆主任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的问世,对于严重眼外伤及硅油依赖眼的患者,是一个重大的福音,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目前来说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玻璃体填充物。该手术主要适用于两类患者,严重眼外伤和视网膜脱离反复手术失败者。全国每年大约有50000人像赵先生一样,因眼外伤和视网膜脱离而面临眼球被摘除的可能。而今后这类因眼外伤或严重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均可通过该手术保住眼球。”

经验分享

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是模拟人自然玻璃体腔形状设计的一个类似于和眼球里面玻璃体形状非常吻合的“袋子”,先将它通过微创切口植入眼内,再通过引流阀将硅油注射到“袋子”里去,以实现长期顶压视网膜,恢复自然玻璃体对眼球形态的维持和支撑功能,同时避免了填充介质(硅油)与眼内组织结构的直接接触而带来不良反应。它可长期填充在眼内,解决了玻璃体替代物不能长期停留在眼内、不能长期顶压视网膜或需反复手术等问题,更避免了患者眼球摘除和义眼植入。

天津市首例折叠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手术

日前,我院眼外伤科姜浩主任带领团队,顺利完成了天津市首例折叠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手术,填补了天津市在这一领域的空白。该新技术的开展得到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给患者治疗带来了新的福音。

临床病例

患者刘先生,35岁,2017年5月份因右眼被钝器击伤,于本院急诊行右眼眼球破裂伤修复术,二期行右眼玻璃体切除+白内障超声乳化+硅油填充术,手术成功,视网膜复位,术后恢复了部分视力,但由于持续性低眼压,眼球出现萎缩的迹象。

为了挽救刘先生残存的视力,阻止眼球萎缩,避免摘除眼球,经患者同意,姜浩主任为患者施行了折叠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经过一周的术后观察,患者无明显不适,对手术效果比较满意,现已出院观察。手术当日,折叠人工玻璃体球囊的发明人高前应教授应邀对手术进行了观摩指导,术后高教授向相关专业的医生们介绍了折叠人工玻璃体球囊,并和大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经验分享

外伤科负责人姜浩主任介绍,折叠人工玻璃体球囊可以避免硅油乳化和移位,对患者体位无特殊要求,还可以通过引流阀抽出硅油,或注入硅油,进而调节眼压。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可以长期留置在眼内,避免了由于硅油长期填充引起的角膜变性、硅油乳化等并发症,避免患者因眼球萎缩而摘除眼球。

目前,折叠人工玻璃体球囊主要适用于严重眼外伤后硅油依赖眼患者。折叠人工玻璃体球囊应用于临床,为解决严重眼外伤后低眼压这一难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手段。

西南地区首例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手术

2018年5月11日,成都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专科任辉主任带领团队,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高应前教授共同操刀,顺利为患者植入人工玻璃体球囊。从病例介绍、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操作技巧等多个角度,专家们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西南地区首例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手术现场直播演示。

据悉,此次西南首例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手术的成功开展,意味着成都爱尔眼科成为国内少数能够开展此手术的医院,同时也填补了西南地区在这一眼科医疗技术领域的空白,给西南地区眼外伤和硅油依赖患者治疗带来了新的福音。

病例介绍:

今年32岁的兰女士4年前因“右眼外伤”行“右眼玻璃体体切除+视网膜脱离修复术+硅油填充术”,因术后网膜回路不良一直未行硅油取出,4月前患者因“右眼硅油乳化、继发性青光眼”行部分硅油取出术,术后右眼眼痛、流泪、无光感,右眼球萎缩。为求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近日,患者来到了成都爱尔眼科医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乔利峰副主任医师、爱尔眼科四川省区总院长樊映川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高应前教授对兰女士的检查结果进行了层层分析和深入探讨,据讨论结果考虑到患者今后会出现的眼球萎缩及其它并发症,极有可能最终会导致无法保持眼球外形而进行眼球摘除,对患者产生巨大的心理和生理上伤害,专家团队最终商议决定为兰女士实施“玻璃体腔球囊植入术”。

5月11日下午,由高应前教授和任辉主任共同主刀,在手术室护理小组的积极配合下,手术顺利进行。

据了解,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FCVB)揽获了多项殊荣,包括2012年世界视网膜脱离手术四大进展之一、2013年中国眼外伤十大进展之一、2015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眼科十大成就之一,备受国内外眼科界的关注。2017年7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了由中山眼科中心高前应教授团队研发的创新产品“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的注册。

高前应教授首次提出模拟自然玻璃体的新理论,提出人工玻璃体的概念,即模拟人自然玻璃体腔形状设计固体的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实现顶压视网膜的长期稳定,是我国独立研制的创新产品,属于国际首创。2018年,四川视柏康公司率先将该产品引入到西南地区。

任辉主任介绍,成都爱尔眼科医院是较早开展人工玻璃体植入术临床试验的医院之一,在爱尔眼科四川省区总院长樊映川教授的带领下,科室在人工玻璃体植入术临床试验期间做了大量科研工作和临床研究,为该技术顺利应用于临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项技术在成都爱尔眼科医院的顺利开展,意味着西南地区严重眼外伤和硅油依赖患者又多了一种保留眼球的手术方式,对患者的身体及心理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

延伸阅读:何为玻璃体?

人的眼球约4/5的容积是由玻璃体组成的,整个玻璃体的组成99%是水,1%为胶原,正常情况下呈现出透明的凝胶状态(摸上去像果冻一样),正由于玻璃体里有液体和一些纤维组织,我们的眼球才能被充满。玻璃体与房水不同,玻璃体永远不会得到补充。

由于自然玻璃体的不可再生性,当发生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时,必须通过手术切除自然玻璃体后,填充合适的人工玻璃体替代物。目前,临床常用的填充物主要有空气、惰性气体、重水、硅油、重硅油等。然而,长期的硅油填充,容易导致一系列的术后并发症,如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角膜变性、硅油乳化、甚至可移行至视网膜下和视神经,造成视神经纤维的髓鞘脱失,导致视力永久丧失。

潍坊市中医院完成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FCVB)手术

潍坊市中医院眼科二病区以朱振流主任及刘萍萍副主任医师为主的专家团队顺利完成该院第一例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

患者陈某某,因右眼眼球破裂及颌面部外伤于2018-3-11晚上急诊入院潍坊市中医院眼科二病区,当晚在全麻下进行眼科及耳鼻喉科联合手术,术中取出眼内眶内大量碎砂轮片等异物,缝合严重变形的破裂眼球,术后患者面临一个棘手问题:要么单纯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硅油注入术,但是将来硅油依赖,可能眼球继续萎缩,最终摆脱不了眼球摘除命运;要么直接摘除眼球联合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这两个选择,对患者来说,都是巨大的心理打击。陈先生是不幸的,但又是万幸的。现在国内已经研制出一种高科技产品–人工玻璃体(该产品于2017-10在国内及欧美发达国家同步上市,国内首家,世界独创),特别适合他这种情况,既能保住眼球,又避免了多次手术更换硅油,一次手术,终生受益。潍坊市中医院眼科眼底病专业团队,一直关注国内外眼科界最新技术,人工玻璃体球囊“问世”后,眼科二病区团队第一时间掌握了这个眼科新技术。从事眼科临床工作近20年,朱振流主任亲眼目睹了很多眼外伤后眼球无法保住的病人的痛苦;对于广大眼科医生来说,他们最无奈的手术便是“眼球摘除术”.

提起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不能不说它的神奇之处。

我们眼睛内有一个组织叫做玻璃体,它是一种胶冻样组织,占眼球容积的4/5,起着支撑视网膜和维持眼内压的作用,不能再生。在此之前,如果出现陈先生这种病例,需要往患者眼内填充的一种介质叫做硅油的物体,硅油时间长容易变质乳化,甚至需要多次手术,更换硅油,硅油依赖和长期硅油填充并发症一直是难题,寻找对眼内组织无毒副作用的理想玻璃体替代物一直是国内外眼科界的研究重点和努力方向。

目前最先进的折叠人工玻璃体球囊可以通过小的切口在眼球清除病变后植入球囊,它是模拟人自然玻璃体腔形状设计的一个类似于和眼球里面玻璃体形状非常吻合的“袋子”,先将它通过微创切口植入眼内,再通过引流阀将硅油注射到“袋子”里去,以实现顶压视网膜的长期稳定,恢复自然玻璃体对眼球形态的维持和支撑功能,同时避免了填充硅油与眼内组织结构的直接接触而带来不良反应。它可长期填充在眼内,解决了玻璃体替代物不能长期停留在眼内、不能长期顶压视网膜或需反复手术等问题,更避免患者眼球摘除和义眼植入。据了解,人工玻璃体球囊不仅能够保住患者自身的眼球,防止摘除眼球对患者巨大的心理和生理伤害,而且,一部分患者的视力还能逐渐恢复。

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FCVB)

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FCVB),它主要由球囊、引流管和引流阀组成。球囊部是通过计算机精细模拟人眼玻璃体制作而成,并且通过引流管与引流阀相连接,由能在体内应用20年以上的硅橡胶薄膜制成。精细模拟自然玻璃体的结构,恢复自然玻璃体的视网膜支撑、眼屈光、细胞屏障等主要生理功能。折叠人工玻璃体球囊主要适用于严重眼外伤后硅油依赖眼患者。折叠人工玻璃体球囊应用于临床,为解决严重眼外伤后低眼压这一难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手段。

玻璃体切割术是高水准现代显微眼科手术,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设备昂贵,技术含量大,对手术医生的要求也很高,因此,在选择手术时一定要选择眼底专科实力雄厚并且有麻醉科等全身支持的医院,权威且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潍坊市中医院是国内少数能够开展此手术的医院(在山东省地区级中医院中是第一家开展此手术的医院,也是潍坊市市属三甲医院第一例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该项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给眼外伤患者治疗带来了新的福音。

明水眼科医院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

“幸亏有这项新技术,要不然我家小宝的右眼就真的保不住了。”说起女儿的手术吴先生感觉孩子很幸运能保住眼球。而吴先生所说的新技术是指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

据了解,吴先生的女儿今年6岁,2年前不慎被剪刀刺伤右眼,在北京某权威医院行玻璃体切割及硅油注入术,由于外伤严重,术后病情不稳定,且出现了硅油的并发症——角膜变白。尤其是一年前,取油后复查出现了视网膜脱离,眼压不稳定。吴先生一家十分担忧孩子右眼的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萎缩的情况,于是通过网上查阅各种资料,得知济南市明水眼科医院在此领域最具手术经验,是全国完成该手术最多的医院之一,最终决定去试试看。

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成功

9月1日,吴先生一家到达济南后,医护人员立即开辟就医绿色通道,为其安排了一系列的专业性检查,并组织眼科专家进行会诊。通过眼部彩超判断孩子的右眼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硅油乳化现象严重。鉴于患儿的眼部情况比较复杂,目前为止医学还没有更好的办法挽救患儿的眼球,人工玻璃体球囊是患儿保留眼球唯一的希望,对患儿来说值得一试。

“该技术精细模拟自然玻璃体的结构,它可长期填充在眼内,解决了玻璃体替代物不能长期停留在眼内、不能长期顶压视网膜或需反复手术等问题,更避免患者眼球摘除和义眼植入,使患者免受取油、注油反复手术之苦。”济南市明水眼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王东林介绍。

当听到有先进技术可以让孩子免受反复手术的痛苦后,吴先生当即同意为孩子进行手术。但由于患儿年龄小、角膜混浊严重,这无疑加大了手术难度和风险。面对患儿家长渴望的眼神,医院眼底病团队经过反复研究论证,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制定严谨的手术方式,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成功顺利的完成手术。术后效果大夫和家属都非常满意,达到预期目标。目前患儿还在随访中。

该手术通过微小切口在眼球清除病变后植入球囊,它是模拟人自然玻璃体腔形状设计的一个类似于和眼球里面玻璃体形状非常吻合的“袋子”,先将它通过微创切口植入眼内,再通过引流阀将硅油注射到“袋子”里去,以实现长期顶压视网膜的目的,恢复自然玻璃体对眼球形态的维持和支撑功能,同时避免了填充硅油与眼内组织结构的直接接触而带来不良反应。

据悉,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是高水准现代显微眼科手术,国内仅有少数几家医院开展,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设备昂贵,技术含量大,对手术医生的要求也很高。因此,在选择手术时一定要选择眼底专科实力雄厚的医院,权威且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

29岁女子右眼植入折叠式玻璃体球囊

中山日报2月14日讯 2月12日下午,在小榄镇务工的阿青(化名)来到小榄人民医院眼科复诊,医生告诉她现在她的右眼恢复较好,眼球保住了,外形自然。阿青高兴得连声感谢医生。此前,她因右眼受伤进行了我市首例折叠式人工玻璃体植入术

去年11月23日,阿青被一块迎面飞来的铁片击中右眼,瞬时眼前一片漆黑,被紧急送入小榄人民医院抢救。经过检查,阿青受伤的眼睛已毫无光感,角膜、巩膜均存在大范围全层裂伤,眼睛内容物脱出。当天,医生为她进行了急诊眼球、眼睑清创缝合手术。

由于右眼受伤比较严重,12月5日,医生又为她进行了玻璃体切割术,做了硅油填充。然而,问题随之而来。医生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眼底视网膜大片缺失,脉络膜也大范围脱离。患者眼睛受伤程度非常严重,就算填充硅油,随之而来的乳化、移位、渗漏和角膜变性等并发症也给患者带来不断的麻烦,甚至需要多次手术更换硅油。

摆在患者和医生面前似乎只有摘除眼球,安装义眼这一条路可行,但年轻的阿青表示无法接受。

最后,小榄人民医院决定为阿青实施国际上先进的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如果手术成功,患者不需要摘除眼球安装义眼,能最大程度保留原貌。1月30日,阿青手术成功,术后恢复良好,于2月5日出院。

前后三次手术终于帮阿青保住了眼球,此次折叠式人工玻璃体植入术填补我市该项技术空白。

国产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FCVB获批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广州卫视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创新产品“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FCVB)”的注册。

根据总局信息显示,该产品首次提出模拟自然玻璃体的概念,模拟人自然玻璃体腔形状设计而成,不仅是我国独立研制的创新产品,而且是国际首创。

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FCVB)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高前应、林晓峰教授联合全国8家兄弟单位经过近十年的攻关研制成功。采用进口高分子材料,由玻璃体球囊、引流管和引流阀组成。球囊可以精确模拟人眼玻璃体结构,通过引流阀向球囊内注入硅油,从而支撑视网膜和眼球,也被称为“义眼和硅油填充的中间产品”。

“有很多视网膜脱离患者硅油填充手术失败,又不想装上假眼,这款人工玻璃体球囊就是患者在安装义眼前的最后一个选择。”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高前应研究员介绍,FCVB就是一个与眼球里面玻璃体形状非常吻合的“袋子”,通过手术在眼部开一个小切口将“袋子”植入进去,然后通过引流阀、引流管将玻璃体替代物注射进去,补充玻璃体填充眼球,能够有力支撑视网膜、防止眼球萎缩作用。卫视博公布的资料显示,这款产品适用于年龄18~65岁,最佳矫正视力<0.05,眼轴长16~28mm,有严重的视网膜脱离但无法应用现有玻璃体替代品患者。

“我们之前在河南做过一例FCVB植入手术,患者做过好几次玻璃体手术,但是眼球中的填充硅油还是不断乳化,患者角膜泛白视力已经快保不住了,在做完FCVB植入之后视力也逐渐在恢复,也不用安装义眼。”高教授说在研发中,球囊经过严格的产品渗漏试验,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据卫视博公司市场经理张勇军介绍,FCVB目前正在向国家申请报批价格,预计到十月份左右,物价审批下来后,医院就可以正式采购,投入使用。

“我们优先会考虑在之前做临床试验的医院进行推广。”张勇军告诉记者,临床试验阶段,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董方田教授作为负责人,参与教授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魏文斌、田蓓教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徐格致、江睿教授,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沈丽君教授,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一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邢怡桥、梅海峰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原慧平、孙大卫教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王雨生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晓峰、汪振芳教授;专家委员会惠延年、唐罗生、唐仕波教授,统计专家阜外医院李卫教授,CRO公司佟怡经理。九所医院多中心临床应用122例,历时7年,达到预期临床试验结果。同时,英国、比利时、希腊、土耳其四国已完成9例植入手术,效果良好,得到国内外眼底病专家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