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区首例•眼外伤不换义眼成功康复,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谢立科副院长开展“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

2017-12-28 分类:产品新闻 作者:admin
2018-12-28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2017年12月28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谢立科副院长成功开展了北京西区首例“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是由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高前应教授研发,这项新技术的开展可为一些严重视网膜脱离、眼外伤、硅油依赖眼的眼底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对于挽救患者眼球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玻璃体是一种透明的不可再生的凝胶体,其主要由99%的水与1%的无机盐、胶原和透明质酸等构成,胶原纤维呈三维网状结构,其上附着透明质酸粘多糖,后者能与水分子结合,从而使玻璃体呈凝胶状。玻璃体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支撑视网膜、眼屈光、细胞屏障和营养等。由于自然玻璃体的不可再生性,因此,当发生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时,如:外伤导致的视网膜脱离、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PVR)、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严重眼内炎等等,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术中切除自然玻璃体后必须填充合适的人工玻璃体替代物修复眼损伤,支撑视网膜,重建视功能,防止眼球萎缩。目前,玻璃体替代物有很多,临床常用的主要有空气、惰性气体、重水、硅油、重硅油等。使用的方式均为直接注入至玻璃体腔,与视网膜直接接触,利用其表面张力而达到支撑视网膜的效果。以上除硅油外,均为短期应用。然而,长期的硅油填充,容易导致一系列的术后并发症,如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角膜变性、硅油乳化、甚至可移行至视网膜下和视神经,造成视神经纤维的髓鞘脱失,导致视力永久丧失。

2017年7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了由中山眼科中心高前应教授团队研发、由广州卫视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创新产品“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的注册。该产品由球囊、引流管和引流阀组成,由医用硅橡胶材料制成。通过将硅胶注入特制的模具中,经过高温高压处理,使球囊、引流管和引流阀一次成型。用于严重视网膜脱离、眼外伤等,不能用现有的玻璃体替代物进行治疗的患者。高前应教授首次提出模拟自然玻璃体的新理论,提出人工玻璃体的概念,即模拟人自然玻璃体腔形状设计固体的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实现顶压视网膜的长期稳定,是我国独立研制的创新产品,属于国际首创。该产品可长期填充在眼内,不仅能恢复自然玻璃体的结构和功能,同时,解决了玻璃体替代物不能长期停留在眼内、不能长期顶压视网膜或需反复手术等问题,避免患者眼球摘除和植入义眼台。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内障眼病2科即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科、眼外伤专科,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严重视网膜脱离,眼外伤,白内障,黄斑疾病,以及视网膜动静脉阻塞、PDR、PCV等视网膜血管病,干眼,翼状胬肉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和突出优势。科室由谢立科副院长开创,历经10年,走向成熟。北京西区首例新技术“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在我院的开展,不仅提升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及内障眼病2科整体实力,同时,体现我院可为更多眼病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全院学习参观首例“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新技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