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开展首例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手术

5月10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在眼底疾病的治疗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在杨培增主任的大力支持下,张彦来医师经过2小时的精诚协作,成功完成了我院首例折叠人工玻璃体球囊(FCVB)植入手术,这也是全重庆范围内首次在局部麻醉下完成的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手术。此次突破性进展,也为更多濒临失明的患者带来了保全眼球、挽救视力的机会。

病情介绍

这位患者在2年前因为“左眼急性视网膜坏死”进行了“左眼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由于病情严重,视网膜大部分破坏,患者术后视力仅有数指。2个月前患者由于硅油乳化,不得不进行硅油取出手术,但手术后很快发生了视网膜脱离。眼科副主任胡柯教授组织专家对患者病情进行了分析,认为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的硅油填充才能保住眼球和残余视力。而硅油在眼内的长期存留可能发生乳化而导致青光眼、角膜变性等并发症,故患者面临每一两年就要接受一次玻璃体手术的可能。患者仅有40多岁,无论从时间和经济成本上,还是心理层面上,都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压力和负担。折叠人工玻璃体球囊的出现,在某些情况下可有效替代硅油的作用,可长时间存留于眼内防止视网膜脱离和眼球萎缩,也能挽救患者残余视功能。经过与患者的充分沟通,患者非常坚定地选择了进行折叠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手术。

患者眼底照相

患者OCT

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2020年5月10日上午,张彦来医师在局部麻醉下开展了手术。术中先对黄斑前膜进行了剥除,并松解了周边瘢痕组织对残余视网膜的牵拉,然后顺利地植入了折叠人工玻璃体球囊。整个手术在2小时内完成,患者全程清醒,几乎没有痛感,手术结束后高兴地和我科医护人员一起竖起了成功的大拇指。
以往一些严重的眼外伤,反复发作的视网膜脱离,让部分患者永久失去了视力,造成了终身的遗憾。此次折叠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手术的顺利开展,为保全此类患者视功能带来了希望。我科始终以守护光明为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遗余力地为广大眼病患者提供最值得信赖的健康保障。

医院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原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分迁来渝创建,历经6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和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及涉外医疗为一体的重点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牵头成立了重庆市首家医院集团(医联体),即“重医一院医院集团”,集团以院本部为核心,包括3家直属部门与单位、17家市内托管医院、5家市外帮扶医院。

专家简介

杨培增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重庆市两江学者特聘教授、党的十八大代表、四个国际性葡萄膜炎组织的执行理事、理事或成员,是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葡萄膜炎与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市首届首席医学专家。由于在葡萄膜炎研究中做出的突出贡献,杨培增教授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还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第六届中国医师奖、中美眼科学会金钥匙奖,全国医德楷模、全国卫生系统优秀工作者和重庆市卫生系统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等荣誉及称号,被授予亚太眼内炎症学会杰出成就奖和亚太眼科学会成就奖。
张彦来,副主任医师,眼科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在我院长期从事眼科医、教​​、研工作。擅长各类眼底疾病、眼外伤的诊断及治疗,医德医风优秀,医术严谨踏实,积累了上千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成功经验,并善于利用激光等多项技术针对性地治疗多种视网膜疾病。已发表多篇SCI及CSCD论着,参与了数个国家级课题项目的研究,并在各类眼科学术会议上多次交流发言。